两日后,赶在秦军开拔前夕,王陵终于派了人上山回消息。
沛县一地多征了三百多的兵役,武器衣甲战马都要配置。
对王陵这种在沛地根深蒂固的豪强家族来说,武库所在的位置不难打听。
山上本就紧张的营地中,因这消息更是平添了一股肃杀的味道。
到了这时,一干士卒都已经知道了周汉的目的。
不和过来讨伐的秦军厮杀,一把火烧了山后,直接绕道疾行,打破沛县藏匿兵械的武库!
武库的位置必然还有秦兵把守,到时候一场厮杀避免不了。
在山上本度过了连月安逸的时光,这下一干军士霎时间,仿佛回到了在淮北时与秦军对峙的战场。
“尉长,到时候火起,我们不如干脆还是趁势围杀那些士卒,定然有收获!”
王大嘴也是积年老卒,按照以往军中的经验这般提议道。
“不妥,到底是敌众我寡,绝不能与秦军正面会面。”毕沽反对道。
“敌军装备齐全,堪称精锐,我军弓弩具无,足言孱弱。”
周汉同意这个说法:“到时候就算秦军一时疏忽败了,我等胜也是惨胜,要不得,不可取。”
一共就这点家当,赔进去可没地哭。
于是山上最后一个提出异议的人也没了。
……
现在还是大争之世,沛县的县尉不是无能之辈。
他虽然不知道山上有多少楚军溃卒,但是按照去年南面郡县传来的消息,至多也不过一百多两百人。
为了防止这群溃军逃窜,还在集兵的时候,沛县县尉就派出了县衙所属的大部分骑士,放置到山下周边充当哨骑。
尤其是北面。
显然这是在提前防止山上的人跑到北边去,以免不能竟全功。
正因为沛县县尉的这番动作,原本先行一步去北面探路的孙叔迁,与山上的联系便中断了。
这日凌晨时分,随着一声低沉的呼喝,原本沛县郊外的寂静黑暗被一束束火光划破。
沛县县尉骑马先行,周身跟着一群骑士掌旗护卫。
战国末期不是春秋时代,现在打仗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军官坐着战车。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战车这种从先周流传下来的老古董,就慢慢的退出了七国的战争舞台。军官们也不用担心因为给自己驾车的车夫待遇不好,车夫就带着自个往敌阵里冲…
一干秦军士卒由伍长什长带领,步行跟随在沛县县尉身后。
行军的队伍好似一条长蛇般,从沛县蜿蜒爬出。偶有几个小黑点靠近,又迅速离开,这是在附近探路的哨子。
仅仅是下午时分,队伍就来到了楚军溃卒盘踞的山外。
再有半个时辰,立足和接应用的军营便已经搭建好。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朝发夕至。怪只怪这山离沛县太久,而周汉他们又待得太久。
“我军势大,正适合行堂皇之阵。命各屯长(领五十人)领部当先,两屯之间相隔不可逾一里,互相接应。辅兵也一齐派出去,将阻拦上山的柴木搬开,正兵搜山围杀!”
“诺!”
“…”
随着县尉身先士卒的一身令下,山下只留下少部在营中接应,其余部众尽数上山。
以众凌寡,辅兵铺路,又是突袭,真是想不到怎么输。
……
“好多人啊!”
“说不得有上千!”
“应当应当。”
一干楚军溃卒登坡远望,具是被若影若现的秦军人数吓了一跳。
这群秦军要是知道他们实际上才这点人,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毕沽一样先被秦军的数目惊着了,但稍微一想后便了然。
“王陵不是早就传了消息么,沛县县令把八百解往郡中的劳役留下,其中的精壮转为正兵戌卒也就一纸文书的事,再稍稍在周边乡中征发,自然能一朝拉出上千人来…”
幸好他们早就有内应在。
不然像之前秦军哨骑把道路封锁后,他们对县城中的情况两眼一抹黑。等今天冒出这么一群秦军突袭过来,他们还不得在山上惊骇死。
“莫看了,快点推着车走!”
周汉在坡下满是紧张的低声呼喝。
现在山上只留着王大嘴带着几个人在,负责引秦军上山后顺带放火。而周汉和毕沽带着其余的所有人早就从小路轻装下山,现在这里就是初次与萧何会面的那处土坡。
秦军哨骑远比不上他们这些人对那座山熟悉,毕竟他们待了数月。而且秦军哨骑多是在北面,哪里想得到他们会往南边县城方向跑。
…
土坡这里没有王氏的人等候着,但果然藏着有十辆推车。推车简陋,就是两个轱辘加一块木板,但还算坚固能用。
这下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之前秦军没来时,周汉看着身边一个个紧绷的面孔,倒是希望秦军干脆快点到来。
但等眼下秦军真的从面前经过,周汉反倒是有点手足无措了。
“赶快推车走!我们先往西去丰邑!”周汉勉强下令道。
推着车先绕道去丰邑,这是周汉和毕沽这个本地人商量出的结果。
沛县武库就在西边的一个里中,和县城外城相差不远。从这过去的话,恐怕还没摸到西边,就得先被留守县城的秦军士卒发现,不如直接先绕一大圈经过西边的丰邑,再径直去到武库的位置。
“尉长,我等就以这身在山下行走,推车去丰邑?”
有人指着自个的楚国制甲衣后知后觉道。
都推车要走了,这个大问题竟然没人提出,连毕沽都因为紧张秦军而疏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