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临近春闱,整个玉京城面临一片考前严肃氛围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在家研究经典的洪易,却换了衣裳,沈铁柱和小穆跟在身后,手持一把描绘着兰花的折扇迎着暖阳在外间游逛起来。
此时的玉京城据不完全的统计,起码已经涌入了小十万人,要知道应试的人都是举人位业,无论如何出身的人只要考上举人就算是普通百姓眼中的老爷人物了,不用交税赋,还有每年的朝廷发下的粮饷,可以说一个举人就可以在一个小县城之中成为一个地主家族了。
这样的人物来参加应试又岂是普通秀才所能比得的?哪怕是最为清贫的举人起码百两纹银还是足够拿出,而这些钱财只用生活已经足够让他带着仆从护卫,来往玉京城和家乡了,甚至应试之前的几月居住资费也够用无忧。
而这一次的应试可谓是比寻常时候更加吸引人流,超出以往三成的举人数量,甚至不远万里而来的举人接踵尽是,一万多名的举人加上更多几倍的随从佣人,可以说每一次的应试大考都是玉京城内平民百姓的一次商机的涌现。
不过就像每次的机会出现不是人人都能抓住一般,这些机会也是需要入门券的,那就是文昌街!
如果说博古巷对应的是上层人士,那么这条街就是所有读书人都可以出入的所在!
这是不同于博古巷的地方,也是许多玉京城内的读书人最常去的所在,一整条街上,全部都是卖笔墨纸砚,各种书籍,字画,印章的文人大街。
整条街就有二十多里长,其中的店铺客栈,都是专供每次科举,各个州府来玉京科考的举人居住的。
层次不一的客栈表明了所来的举人财力以及地域的区别,不过如果囊中羞涩也可以去其他人家借住,这些人就是普通百姓的机会了,起码这些人的囊中羞涩在普通人家看来已经是富贵逼人了!
拥挤的人潮在街道中熙熙攘攘,每到应试科举的年岁,本来平静的文昌街往往变得热闹非凡。
这种事情洪易以往被禁锢在侯府确实也没经历过,今年终于得到自由,当然是想来见识一番这等非一般的景象。
午后的阳光没有了那么的炽热,文昌街显出了一副磨肩接踵的情形,不断有着前呼后拥的举人一齐向着旁边的玉堂街前去,毕竟月华楼,才艺楼这些地方是青年才子喜欢去的地方。
不过最大的散花楼,一般人却是去不起,尤其在苏沐突然归来后,或许是失而复得的效应,散花楼的各种价钱又上升了几个档次,不过还是拦不住许多世家弟子一掷千金,只为见佳人一面,博得倾城一笑。
那些明显富裕的举子交往的圈子就人数少了许多,不过声势却更是不凡,每个人都带着美婢仆从,身边的书童各个身材高大配着长剑,显然也是充当着保镖的角色。
几个富家子弟集合在一起,仆从美婢加在一起反而是比那些去玉堂街的举人还要声势大得多。
不过比声势浩大,谁也比不过那些世家之中出来的子弟们,或许在品级以及朝堂势力上他们不算什么,可是说到了财力底蕴,那是一个个金银当流水的人物。
在大街上大摇大摆的坐在轿子上面,占据着宽敞的道路,身前身后都是武艺有成的豪奴拥护着,美婢如云左右跟随,宛如众星捧月,虽然不知道这等人物的才学怎么样,不过就排场来说一般的二品大员也是比不上的。
这等奢靡的行为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举人的不满,不过他们清楚这是人家的财力体现只要不触犯法规,谁也无法追究,就算他们占着最为宽敞的地段却也不起冲突,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就不属于事。
另一些举人也不和他们争这个高下,他们都清楚大考才是真正分胜负的所在,这些胸有沟壑的举人一个个虽然没有带着女婢仆从,却身穿着精致的衣物,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手握佩剑双眼之中的神光明显与一般的举人不同,显示着自己是弓马娴熟,文武双全定国安邦的人物。
洪易将目光从这些举人的身上收回,其中的人物虽多,不过值得他在意的,自己养出浩然之气的,却几乎没有,稍有几个好一点的,也夹杂着一丝杂念,日后能够达到大学士的境界就已经是万幸了。
不同于其他的时间文昌街只有与文有关的店铺,此时的街道上得到了临时许可的小铺子也都铺层了起来。
杂耍,小吃,土特产,乃至于一些手工的精巧小玩意,都一一的被摆了出来,无数居住在玉京城外的小户人家农民都乘着这个机会来补贴一些家用。
要知道这些东西哪怕是举人们看不上,可是这些举人带着的仆从豪奴乃至于婢女,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七八万的人数,他们眼光总没有那么高的,加上要住在玉京城内,吃喝拉撒好几个月,足可以让这些做小生意的都赚得不少银钱了。
当然其中的大头都被文昌街的客栈赚去了,其中多少是增添了朝廷的收入倒是谁也不知晓。
只是这几年一度的会试大考,都是玉京城上上下下难得的一次欢庆盛会,倒是也算让百姓振奋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