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挺好!”
看到项云华主演的***在舞台上的身段架势,郭大路在台下轻轻鼓掌,对京剧团团长谭云初笑道:“老谭,我这个徒弟还行吧?”
谭云初不住点头,“不错,不错,真的不错!这才俩仨月啊,这孩子就跟脱胎换骨似的,整个就变了一个人,这唱腔,这身段,跟以前那是截然不同啊!”
他对郭大路一脸的佩服,“郭爷,您这教徒弟的本领那可真没的说,孩子再聪明,缺了你这个好老师的指导,那也不会进步这么快。”
“不过这孩子虽然演的不错,相比您来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阳刚气,少了那么一点气势。”
因为之前郭大路特意将这些唱腔身段全都师范了一下并且录了像,如今谭云初将项云华的表演与郭大路一比,就发现项云华比郭大路差了不少,少了那么一点精气神。
可是唱戏这种东西,跟演戏一样,差了那么一点,那就是天差地远。
明明两人说的都是一样的台词,做的都是一样的动作,花费的时间也都是一样,唱腔也都一样,音乐背景也没有差别,可呈现出来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却总是少了点东西。
有这点东西,你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少了这么点东西,那你只能称之为演员。
什么叫差距?这就是差距!
这种差距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能描述出来的,需要你用心体会,用心打磨,一点点的找,有时候可能会豁然贯通,一霎时就找着了感觉,但也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种高度。
这是天赋与努力相结合的产物,一般人很难达到这种高度。
《智取威虎山》这部戏,项云华对郭大路的模仿,那简直就是亦步亦趋,连一些细微的动作都给模仿了出来,但即便是学的再像,可给人的感觉就是缺少点说不出来的东西。
这种情况,谭云初看出来了,郭大路自然也看出来了。
整部戏排练完之后,郭大路把项云华叫到身边,“云华啊,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不能一味的模仿我啊,你得有自己的东西。”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笑道:“你要有精气神,唱腔上可以学我,但是一些细微的表情你得自己来琢磨,不然的话,我的示范反倒成了你的束缚了!”
项云华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前天我跟佩玉还商量呢,我们两个总是觉得少了点东西,原来症结在这里呢!”
旁边的张佩玉好奇问道:“老师,那我们到底缺的是什么呢?”
“你们缺的是个性!”
郭大路笑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唱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习惯,你们只要把握住我们这一派的唱腔要点,在表演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上自己的一点东西。你们在学我的同时,也要找回自己!你们学我的基础可以,但不能全都学,可以稍稍有点变化,因为大家的嗓音身高体型都不太一样,微调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他说的容易,项云华做起来可就难了,他跟师妹张佩玉两人从新琢磨演练了十多天,这几天几乎天天去郭大路家里求教,一点点的调整自己,每天都给自己的表演录像,每天都与郭大路的表演做比较。
这样又搞了一个来月,再次排练的时候,精气神果然有了变化,饰演的人物“活”了过来。
“很好!”
一场戏演完,郭大路第一个鼓起了掌,“有点意思了!可以出去见人了!”
项云华等人等了郭大路这句话都等了俩仨月了,现在见郭大路认可,当场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对外演出了?”
谭云初一脸忐忑的看向郭大路,“郭爷,这水准,汇报演出没问题吧?”
郭大路手一挥,“肯定没问题,只要你们正常发挥,别掉链子,这就能拿得出手。”
谭云初舒了口气,“上面一直在催着我们去汇报演出,被我挡了好几次了,现在既然过关了,要不我现在就向上级汇报一下?”
这是政治任务,谭云初一直不敢怠慢,在得到了郭大路的允许之后,直接就向上级汇报。
“这臭小子,这也难不住他?”
看到京剧院的报告之后,李久三摇头失笑,“好家伙,话剧能搞,戏曲竟然也能搞,还有这小子不会的没有?”
他嘴里虽然这么说,心里其实也很好奇郭大路搞的这部戏到底是什么样子,当下吩咐秘书道:“小刘,你去安排一下,三天后,咱们一起去看看郭大路这部戏排练的怎么样?哦,对了,别忘了知会一下郭开明同志,自己侄子搞出来的作品,他这个当叔的,怎么也得过来欣赏一下。”
他们这些人对华夏传承文化,特别是戏曲非常看重,不少人都是京剧戏迷。至于流行歌曲,没几个老人喜欢听那个,太没档次了。
而且华夏戏曲对在文化宣传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外国领导人访华,安排娱乐节目让他们欣赏时,这些娱乐节目中,绝不会有什么流行歌曲,就算是有歌手唱歌,那也都是高音唱法。戏曲舞蹈才是给表演的大头,其中尤以戏曲为最,而戏曲里面,这些领导人最为偏爱的就是京剧,因此京剧是对外推广最多的一种华夏艺术形式。
京剧团之所以被称为皇家乐团,这是源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