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你觉得我有病吗
诊室里传出叫号声,安锋左右看了看,再看看手头上的诊号,发觉走廊没旁人了,正准备起身,走廊那头脚步匆匆的走来一位三十余岁的妇女,剪发头,大脸盘,神情显得紧张而疲惫——这就是安锋的妈妈,今天她请假来陪安锋看医生,刚才去给安锋买冰棍去了。
与此同时,诊室内匆匆走出一位神情扭捏的男子,他一手挡住脸,脚下毫不停顿的走出诊室,沿着走廊快速走向远处。这时,诊室里再度传来一声喊号声,妈妈紧张的握住安锋的手,无措的安慰说:“孩子,别怕!”
安锋有什么怕的?实际上,来这里“看病”是出自安锋反复诱导的结果,他花了两年时间装病,而后诱导母亲寻医问诊,最终接近了这位精神科医生——现在几乎是最后机会了。
安锋一脸乖巧地牵住母亲的手,顺着母亲的步伐向门里走,母亲连声慰:“别怕,孩子。别怕。”
其实,人有精神不正常的时候,这很正常,也是常有的“惯象”。即使一个表面看起来完全正常的人,也不能保证他每天任何时候都不是病态。心里郁闷心里烦躁,就该找心理医生或者找神父倾诉。“求安慰”人类生理健康的底线要求,这个认知安锋足足诱导了母亲两年。现在母亲依然觉得紧张,这是因为在当时,人们觉得“精神有病”很丢人,被人说出去很没面子。
诊室内端坐着一位打扮很精干的20余岁的男子、神情倨傲地、满脸不耐烦的准备起身,似乎有离去打算,但见到安锋母亲领着小孩进来,他又重新坐下,轻咳了几声,清了清嗓门,他沉下嗓门问:“这孩子,怎么回事?”
“没事没事”,母亲情不自禁的喃喃说。
年轻医生笑了:“没事不来我这儿……别紧张,慢慢说。”
“您是周医生吗?”母亲小心翼翼的问。一旁的安锋神情专注地玩手指,他的手指快速弹动着,似乎在虚拟弹钢琴,周医生的目光落在安锋快速弹动的手指上,稍稍呆了一下,这未免……,这手指颤动的速度也太快了,我的眼花了吗?
“我是!”周医生沉稳的回应。看得出,他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也对人生预期很满意,所以回应的干脆响亮。
“林书记介绍我来的,是水利厅的林书记”,母亲堆上笑脸,试图拉近关系:“我是秘书科冯秘书冯淑芳。”
“明白了,林书记给我说过”,周医生若有所悟的弯下腰,看着安锋,回答:“我就是周涛周大夫,你继续说。”
“我家这孩子很聪明……”
“看得出,他必定很聪明。”
“但他从小比较‘独’,总是喜欢一个人带着,而且,经常性的一个人玩指头玩几小时。除了家里人,他不喜欢跟大人说话,现在他大了,课堂上老师提问……”
“你等等”,周医生伸出一根手指制止:“有些话不能当着孩子面说,孩子已经大了,听得懂……好吧,你不用说了,我大概知道情况了,你能出去一下吗?在走廊等我一会儿,让我跟孩子单独交流?别担心,一会就好,这不是啥大问题。”
母亲举步迟迟地走出诊室,在此期间,安锋一直低头玩自己的手指,似乎没注意到母亲的离开。
母亲走后,周医生蹲下身来,视线尽量跟安锋保持平视,他耐心的问:“你感觉怎样?”
口气很平等,很自然,仿佛在问:你今早刷牙了吗?
安锋停下了手上动作,抬起眼皮,目光与对方相对,平静的回应:“你还有三个月时间了。”
周涛惊愕的做了个起身动作,但中途停了下来,他扭脸望了望办公桌,从他的角度望过去,留了一条缝的抽屉里,露出一本红色的护照——但从安锋的角度看不到护照啊?!
周涛重新蹲了下来,和煦的笑了笑:“没错,自闭的孩子都很聪明,因为专注,他们常常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但……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是问:从你进来,就坐在我办公桌旁。从你坐的角度,应该看不清我抽屉里的东西,你是怎么判断我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为什么还有‘三个月’时间?”
“林书记说的。说你三个月后就要出国深造,要我妈快点带我来治病……你觉得我有病吗?”
周涛笑了,他用很自然的语气回答:“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精神病,只是有的人善于自我调整,有的人善于隐藏情绪,有的人善于演戏装没病,而有的人善于适当发泄……现在,你是病人我是医生,所以,你理所当然有病。”
安锋回应的很快:“医生不需要安慰人吗?你怎么一点不安慰我,话说的婉转点你会死吗?”
“你不是个需要安慰的人”,周涛马上微笑着补充:“你也不是个需要婉转的人,以你的智商,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智商……这个词很新鲜”,安锋歪着脑袋,很好奇地问。
周涛傲娇的一笑:“这个词还没流行起来,是我刚从国外杂志上翻译的。”
安锋点点头,问:“你打算怎么治疗我?”
周涛认真的点点头:“现在,这就是在治疗你,我不知道你的自闭症有多严重,但……跟你聊天,跟你交流,就是对你的治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